8月12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即将到来之际,西城区图书馆联合西城区生态环境局,邀请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固废所所长张文毓面向社区居民以“人类、地球与土壤”为主题开展了一堂非常专业和有趣的环保课。
人类从泥土中走来,文明从泥土中诞生。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文明,更是与土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讲座从土壤与人类的渊源开始,讲述了人类通过认识土壤、利用土壤创造人类文明的历史,并通过解读古代典籍中中国朴素先民对土壤的认识和记载,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土壤的形成、分类、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地球循环的关系。此外,张文毓老师还向大家展示了生动真实的案例,讲述了人类活动对土壤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土壤污染治理的相关技术方法。
张文毓老师告诉大家,土壤不可以人工合成,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上百年,从万物的繁衍到人类的生存,无不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紧密相连。有了清洁的土壤,才有万物欣欣向荣的地球家园。但在目前,全世界每年却因为水土流失、污染等问题失去240亿吨土壤。
讲座结束后,现场的居民纷纷表示,通过聆听张老师的精彩讲座,认识到了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因此,我们要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并以实际行动保护土壤,保护我们的家园。
(来源:西城生态环境)
文献借阅一部
2023年8月15日晚